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六零四战友重庆聚会(下)毕业55周年返校活动

[复制链接]
查看: 3954|回复: 0

228

主题

321

帖子

134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1
发表于 2020-9-2 18: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昨天歇马场的返校活动,战友们终因用自己的双脚踏进和丈量了曾经的校园,实现了圆梦!梦幻瞬间变成了现实,内心如柔波荡心的惬意和细水濯清涟的清爽与释然 。让接下来的聚会、聚餐和观光活动洋溢在笑语欢颜之中,宛若找回了青春,又焕发出韶光一般。入夜,他们带着追梦的满足安然入睡,清晨醒来一身轻松。
今天一早,天气阴转多云。地面仍因有过飘落的细雨显得湿漉。早餐过后,战友们于八点整在宾馆大门外路边,登上前往歌乐山南麓林园甲一号的大巴。与昨天不同的是,行驶中不再是安静地望着窗外在寻找着什么,代之而起的是叽叽喳喳,说着昨天心中的感受、冲击和与记忆中的不同,聊着将去的林园校园如是那般。
正逢周六,时间又早,市内行车没有出现平日里蜗行牛步般的堵车情景。约莫半个小时,眼前出现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车到新桥了。就在这个也称新桥医院的旁边拐了个弯,转入了盘山道。一路依山就势,路随山转,弯多路险,爬坡行驶在名为“山洞路”的上山路上。这段路大约行驶十多分钟,经一建于80多年前的中国第一立交,长约80来米的“山洞”后不久,随即映现了己由照片牢牢地固化在我们脑海中的学校大门,林园甲一号到啦!我们今天的林园寻根、返校活动就从大门口铺开。

乘车前往林园甲1号——迁址后的母校所在地。
①新桥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②盘山而上的山洞路③山洞路的山洞立交
  抵达学校门口,准备集体合影后进入学校。
  林园对于六O四的绝大部分战友只知其名,仅个别战友在校时,因我校与林园所在的雷达工程学院同属通信兵院校,校间有些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交流活动时到过,以及毕业后先后有十来名战友分配在那里工作的外,今天都是第一次登临。
自1969年9月我校从北碚歇马场迁入林园后,己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去年遵照军委的军改方案,归建陆军建制,由重庆通信学院(见照片①)改名成为陆军工程大学的一所通信士官学校(见照片②)。
我们没有在林园留下过激情燃烧的青春气息,也没有留下过堇色流年中奋读的汗水与灯影,更没有留下过为成为一名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革命军人戮力前行的脚印,但自学校搬入林园起,特别是我们的学历证明发自林园后,林园便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发展与变化成了我们经常关注的牵挂,成了战友聚会时经常的话题,成了圆梦歇马场,寻找自己青春年华久已的愿望之外,又一个愿望,一个去那里拥抱母校的愿望,那里有我们的血缘、血脉,有我们成长的基因和烙印,有母校搬入林园后半个世纪在筚路蓝缕阔步强校中的不凡经历。为了实现战友们聚会重庆,圆梦校园的憧憬,使战友们的愿望都能一一满足,筹备组重庆成员的张仲书、章志远,特别是章志远,利用他曾在林园担任过大队领导的人脉关系,三次进校(其中一次与张仲书同行),受到学校刘冀昌政委亲自接待,并对我们提出的参观校史陈列的要求给予十分热情的支持。尽管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校史馆当下正在清理、调整之中,暂不对外,但我们参观却是例外。刘政委关照周秘书,随时恭候我们前往。这充分表明,校领导对六O四战友回母校的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原本刘政委在战友们返校之日要亲自与大家见面,因临时接南京(陆军工程大学本部所在地)通知,要去南京学习而未能如愿,临行不忘关照周秘书,一定要安排周到,接待好战友们回母校的活动。为此在周秘书的陪同与安排下,与章志远他们一起落实参观路线、就餐及餐品、照相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周秘书也已遵命电告刘政委并作了汇报。在此,对校领导、周秘书和小李解讲员及为我们返校活动提供一切帮助和服务的人员致以老校友最诚挚的感谢!
林园已成为我们生命所系,一辈子牵挂的地方!愿母校在这片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厚重的土地上,在我军新时代的强军之路上气血飞扬!尽显沧桑中的魅力!

  进校前在学校大门前合影(因照片质量不高,没配上人员姓名)。
  集体合影后从门口上车进校,前往教学科研大楼参观校史馆。
参观前,在教育科研大楼前合影。
  从教学科研楼进入后乘坐电梯,来到设在八层的校史陈列馆。一走进展馆就给人以一种庄严、直观、图文并茂和辉煌的感觉。在山东姑娘讲解员小李感情充沛、铿锵有力又娓娓动听的讲解下,战友们缓缓地跟随着移动,详尽地观看自井岗山中央红军创建红色根据地以来,我军无线电通信和通信人才培养与办学发展壮大的不朽历程。正是由于一批嚼得了草根、树皮,吃苦舍命,又做得了大事,勇于担当解放劳苦大众大任的红军前辈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在缺乏器材与师资的情况下,从1931年2月在江西宁都开创无线电训练班开始,到1932年1月宁都起义(1931年12月14日)后中央红军通信人员和电台装备得到增加和充实基础上,创建了我军第一座无线电通信学校,这便是我们在林园、在校史馆寻找到的我国所有军队通信院校的根、血脉和传承的基因源头。
我校1955年4月诞生于撤销后的原西南军区所在地——重庆渝中区遗爱祠正街85号。校史展结束了战友们几年来的各说其词。
整个校史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解、照片、图片、实物,一应惧全。从领导人关怀、题词、历届校领导、学校历年培养的英才、劳模、将星闪烁到学校从起步到当今为军队需要,为国防建设输送了几万名人才;为强军、强国锐以进取不断改革,不断壮大的办学之路等等都有详细介绍。

由于进馆参观前,一再被告诫,展馆现暂停对外开放,内容正在调整,诚请大家不要照相,所以没能留下任何现场的影像资料。个别战友也只是非常谨慎地拍了三、二张与调整无关的资料。现仅根据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整理出“学院办学历史渊源图”框图。
     ①教学科研楼一层大厅红底金字的习近平讲话中对领导干部所提的训词        ②参观中战友们与陪同的周秘书进行现场交流
  展示中的“学院办学历史渊源图“。
  根据战友们提供的,因反光不甚清晰的几张与陈列调整无关的现场照片,重新整理绘制的“学院办学历史渊源图”框图。

  参观结束后,战友们走出教学科研楼,三三两两在一起交流感观并合影留念。


  参观校史陈列结束后,战友们开始漫步校园。在解说员小李引领之下,由近及远,参观中国近代历史抗日战争期间陪都重庆在林园留下的最为集中的抗战遗址。有记载表明,电影“重庆谈判”的取景有一半以上是在林园。1945年8月,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前来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的和平谈判,45天中二人共计会晤了12次,其中有10次是在林园,所有重要会谈大多在林园进行。蒋介石为欢迎、欢送和庆祝日本投降在林园设宴招待毛泽东三次。毛泽东到达重庆头二天和临别离开重庆前一天都是在林园下塌。现更有来重庆没到过林园,不算到过重庆的民间说法。可惜林园为我校办学场所,未经特许现无法参访。由于林园承载着厚重的近代历史的见证,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园内拥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在全国大概也是少之又少的。

  林森(1868.3.16-1943.8.1),福建闽候人。1931年12月蒋介石因九·一八事变遭弹劾下野后出任国民政府代主席、主席,直至因在林园山洞路与美军车辆于盘山道拐弯处相撞,引发脑溢血逝世。逝世后中国共产党发电悼念,“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1979年中共中央对林森评价为“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人民要纪念他”。
林森去世后,按习俗应送回福建安葬。因路途遥远,又处江山破碎的战乱状态,便就近安葬在他生前钟爱的林园。历经七十多年,文革中遭轻微损毁即被中央制止恢复,是现在大陆公开保留有国民党党徽标志的个例。

  小李在向大家解说。
  从林森墓右后侧进入弯弯曲曲的林中小径,可以一直通到当年毛泽东与蒋介石清晨巧遇后小憩、晤谈的小石桌、石凳所在处。沿途,林木茂密、花草众多,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充沛,让人感到心脑清新、心旷神怡!由于多雨,阳光和透光不足,路面和一些背阴的树干上复盖了一层层苔鲜。这么美好的林中景色,要照顾脚下都不敢贪婪地多欣赏几眼,很多人顾此失彼,为没能与眼前美景同框而留下遗憾。
据有人统计,林园内树木品种繁多,数量不下百万株,其中有高10余米的银杏、10米高的白玉兰,有枝叶繁茂的水杉,还有楠木、紫玉兰、美国松等珍奇树种。古柏青松随处可见,奇花异草更是数不胜数,青山叠翠,郁郁葱葱。林园一直以环境秀美而著称,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军绿色营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殊荣。


  林荫深处的小石桌和石凳己默默地在这里静置了七十多年。石桌、石凳如旧,不说它的故事,有谁能想到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曾赋予过载入史册的故事!
1945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带着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抵达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蒋介石于当晚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至林园,为他们接风设宴。宴后,应蒋介石邀请宿于林园。第二天清晨,毛泽东在龙飞虎等警卫陪同下与同样早起的蒋介石不期而遇,二人便就近在一张直径2.5尺的小石桌边坐下,开始寒喧交谈。由此,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而这小石桌则被后人誉为“中国第一桌”。

经2006年出版的《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一书彼露,当时二人在小石桌交谈的内容系:蒋:“润之先生,你怎么起得这么早哇?听说你有晚上办公的习惯,怎么,一来这里不习惯?”。毛主席含着微笑道:“岁月如逝水,有道是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嘛!蒋委员长不知有没有这个体会?”。电影“重庆谈判”中,毛泽东坐在左侧,蒋介石则坐右侧(见以下照片)。从网上所查信息中无从确认。

    ①照片上的石刻红字为“一九四五年八月廿九日毛泽东同志与蒋介石在此晤谈”。②小李向大家叙述石桌、石凳的故事。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自南京迁至重庆,次年11月蒋介石抵达重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张治中为确保蒋介石、宋美龄住所安全,选定歌乐山南麓的山洞双河桥、万家大坝一带修建蒋宋郊外官邸和配套的官邸大客厅(小礼堂)、官邸大礼堂(己不复存在)及若干平房。
1939年11月官邸建成。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闻悉,从歌乐山云顶寺住所前往祝贺,见园中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于繁华中见幽静,对此赞不绝口。蒋介石见此,便将建成的官邸别墅作人情赠与林森。林森迁入居住,此后便称此处为“林园”。

1943年8月林森因车祸导致脑溢血去世后,蒋介石将林园收回,并兴建三幢别墅。新建的三幢别墅连同原赠与林森的别墅合编为1、2、3、4号楼。1号楼,为蒋介石住宅和办公室,叫“中正楼”;
2号楼,是宋美龄起居室,称“美龄楼”;3号楼,是蒋介石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来中国调处国共内战下塌于此,称“马歇尔”公馆,或“特使楼”;
4号楼,即林森的“主席官邸”。
①一号楼。一号楼在二号楼上方的小丘上。周围林木青绿,山坡高下围绕如屏。楼不及树高,放眼望去枝叶密布,层层次次,如独处林中。
②一号楼说明牌。
③一号楼后院平房,为侍从人员用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人称蒋介石谋士、“文胆”即在此办公。



  二号楼(美龄楼)。抗战末期宋美龄赴美募集资金,蒋经国曾一度在此居住。更多的时候被蒋介石用来作“国宾招待所”。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王若飞曾于8月28日、29日和10月10日在此下塌,是我们看到的几个别墅楼保存最为完好的。院前花花绿绿,蜂飞蝶舞,罗汉松青翠秀丽,一派美景。也许毛泽东在此住过而得到福佑,人心所向,任凭风吹雨打、风云变幻,沧桑中更显古扑宏敝,傲然屹立,美轮美奂!





  三号楼,马歇尔公馆、特使楼。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内战,近半年期间在此下塌,因而得名。原先为蒋介石召集重要会议所用。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主席参加在林园活动并留宿时,他在此下榻。由于年久失修,该楼现已成为危房,需进行修缮。

  四号楼,当时蒋介石、宋美龄建造的官邸主楼,1939年底完工后赠与林森,故称“林森公馆”或“主席官邸”。林森为表达对蒋介石的知遇之情,泼墨在一块一米见方的石块上书写了“寸心”二字,寓意“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并请石匠石刻后置于东侧石壁处。1941年12月9日,林森在官邸代表国民政府签署对日宣战令。1943年8月1日林森因车祸去世后,辟为林森纪念馆。
解放后,林园为西南军政大学所在地,4号楼作为校本部,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余秋里、刘华清等我军高级将领都曾在此办公。

  建成时的官邸大客厅(小礼堂),是一处典型的中式建筑,砖木结构,坐南朝北,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主要用于接待外宾。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入住3号楼,宋美龄以主人身份在小礼堂举办舞会,邀请马歇尔参加。此后,便成了重庆的舞会中心,盛极一时,后被冠为“美龄舞厅”。
  参观结来后,战友们沿林荫路返回教学科研楼停车场。
  照片中陆林岐夫人所指为生长在路边的大野芋,硕大的绿油油叶片让人开眼。

上午参观校史陈列、寻根和访古、揽胜似乎倏的一下即到了中午。战友们返回教学科研楼停车场,乘车前往学员第三食堂就餐。这是本次林园返校活动的特别安排,也是战友们渴望有这么一次机会,受到学校的积极支持与周到安排。本意一是让大家有机会共同回忆起50多年前我们的用餐场景;二是实际体验当今军校学员的吃饭用餐。
  
当年,军号响过,一队队迈着整齐步伐的学员集体列队前往食堂。到达食堂,除了下雨,先在门口唱几首歌,毕竟那个年代唱一首好歌等于上一堂政治课。大家跟着指挥,先期常常是孙翔,后来经常是张顺福,及张口中、焦黄等指挥大家放喉高歌。一般感觉是越感觉饿,唱的时间越长,速度往往越唱越快。所有的新歌几乎都在食堂门口教唱,甚至每逢歌咏比赛,也都在这儿反复练唱。新歌唱成了老歌,老歌唱成了经典,年复一年,养成了习惯,就如同广东人,饭前先喝汤,饭前不唱歌似乎缺了什么。累积下来,人人都会唱了几十首,甚至上百首歌。要是当时有卡拉OK,几天都唱不完。唱完歌才鱼贯进入食堂就餐。如今这一场景在军校已成了过景,或许只有在各部队仍成为传统。

进了食堂,学员们按分区自选菜品和主食,刷卡付费。在干净、明亮、划一的玻璃钢长条餐桌上用餐。这么做的好处适合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吃多吃少,吃荤吃素,吃热吃凉,吃面吃米可以随选,可以既丰富又适合各人胃口,干净卫生有营养,有助于每个学员完成繁重的学业和军事及体能训练。

①张仲书,章志远在就餐的第三食堂门口向大家打招呼
②学员们在食堂就餐
  战友们进入食堂后上二楼,在已准备好的圆桌前就餐。本次就餐的菜品中特地准备了一道菜——烧牛皮菜。当初,不同的季节牛皮菜、空心菜、南瓜轮流为我们当家,直吃得大家闻名色变。事隔几十年,其它二种菜各地都能常见,唯独牛皮菜受地域限制,甚至离开重庆后很多同学别说没吃过,连见也没见过。菜端上桌来没报名前根本就想不到是久违了的牛皮菜。吃后点评,一致认为菜味变了,与我们吃过的完全不同,这是在如今调味品丰富多样,油不限量的情况下烹制出来的精品菜!这顿饭大家吃得满足、吃得高兴,别的饭什么都可能忘记,唯独在母校的这顿饭将会永远铭记在心!
  餐后,大家从食堂慢慢走向停车场。①途中看到的从食堂采购食品和饮品的学员
②③张贞才和章志远都曾在林园母校任过大队政委或大队长,正巧路遇当时的部下,还是二大队七队学员的漆良富,毕业后他留校工作,现任学校副政委,他们利用这短暂时间互相交谈。
  刘佐刚代表六O四战友向上午一直陪同我们的周秘书赠送他从埃及快递过来的埃及纸沙画,以表达对他为接待我们这次返校活动所作的精心策划与周到安排的深情感谢!
  由于抵达林园在校门口照的照片不尽人意,离校时再次下车在大门口补拍了一张全体战友集体照。
  午餐后,短暂的林园寻根,拥抱母校的活动行将结束。流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与体贴,心中暖意徜徉!可以说带着不舍和留恋的心情登上即将离去的大巴。耳边又响起了李叔同《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著名诗句。如同55年前在歇马场告别母校远赴天涯一般,此别,又将在茫茫人海中远隔千山万水,还真不知有否下次再见?心中不免泛起阵阵酸楚!随着大巴起动,母校渐渐远去。回眸再望,只见母校青山叠翠,林木环抱,瑰丽缤纷!景随心动,心随景动,心中伤感顿时开窍豁亮。让我们祝福吧,祝母校在实现强军梦的道路上,为我军通信事业培养和造就出更多更优秀的卓越人才!为光彩夺目的骄人历史锦上添花!
①登上驶离母校的大巴②在驶离的车上相互交谈
  从林园盘山而下,过了沙坪坝就向着渝中区人民路的方向前行。不出所料,周六下午进城方向的车早己在路上排起了长龙,开始了步履艰难,如同蜗行牛步了。就这样,本来20多分钟的车程走了一个多小时,车终于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大楼附近停下,下车后走向重庆人民大礼堂广场,并参观近在咫尺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人民大礼堂位于渝中区人民路学田湾,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峻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外观仿造北京天坛祈年殿。

我们1960年来到重庆后,有过几次往返重庆市内与北碚的乘车经历,因此对它并不陌生,不过也仅是从车上擦肩而过,连走马观花都不如,这次近距离接触,看到了它的全貌,不愧气势雄伟,富丽辉煌。
重庆人民大礼堂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由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正对。前身是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三峡博物馆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一馆二名。新馆于2005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解放碑是我们都熟知的重庆商业中心所在地,但到过次数却少至又少。当年著名的重庆百货公司、新华书店都是我们到了解放碑的必去之处。解放碑立在路口中央,挺拔、宏伟,可以用鹤立鸡群来形容,如今己成了鸡立鹤群,被周围的高楼大厦团团包围。不注意可能会擦肩而过都没能看到,几乎己被高楼大厦所淹没。只有华灯初上后是例外,因她灯光璀灿犹如导航灯塔。
  解放碑高27.5米,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时钟、方向标志和风速风向仪。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翌年底落成,并命名为“精神堡垒”,以激励中华民众奋力抗争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解放后,1950年由刘伯成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
解放碑记录着重庆的历史与文化,如今的解放碑己是重庆中央商务区的代名词,是重庆核心的城市名片,是重庆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商业步行街之一。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其以厚重的巴渝传统建筑特式和独特的民族风貌吸引八方游客。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是国家4A的旅游景点。

  5月12日下午的观光活动结束后,战友们回到宾馆用晚餐。这将是告别重庆前“最后的晚餐”。今晚以后,明早就要各奔东西了。有结伴要去成都拜访十所各战友并旅游的;有乘船顺道游三峡的(另见“六O四战友重庆聚会后续”五集相册),更多的又要回到各自的城市去了。时间就是这么无情,稍纵即逝,太短暂了!三天中,战友们相见相处,手拉手肩并肩,边说边笑,边走边聊,情深意切!可谓依依战友之情,拳拳同窗之意,那真是其乐融融啊!三天里,我们共同度过了圆梦校园,与自己的青春55年后相逢;母校寻根方知母校饱经变迁的沧海桑田,历史芳华光耀照人,璀璨夺目。

今天的晚餐,战友们在欢声笑语中话收获,敝开心扉说今后。虽说少了琼浆玉液,用茶水、用饮料代酒,那碰杯声,杯盏点桌声一样激情四起,动听悦耳,一样乐得赛过神仙!叮嘱、祝福、祝愿,干杯声此起彼伏,说者句句传递深情,听者如清泉浇心,惬意高兴。叮嘱中少不了且珍惜且保重;祝福中都是健康长寿,阖家幸福;祝愿夫妇们任岁月老去,仍恩爱如初!

随着再见声响起,战友们手握手,手拉手,执拥着离开餐厅。看今朝,相聚短暂,幸福永恒!让我们共同执手,在微信群中继续恬谈年华,品味人生;交流祛病养生经验;守望相助,互相关爱;传递旅游中的美景、美色,共享喜悦!有机会一定不要放过再碰碰,再见见!   
①张仲书向大家报告重庆聚会财务状况②战友们正在认真听取


  ①5月13日早餐后开始退房②成都29所顾耀平带领前往成都的战友离开宾馆③在宾馆大堂互相告别
  乘坐地铁前往重庆北站的途中和在车站候车。
  ①朱关余夫妇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②蔡新法夫妇在列车上巧遇前往上海演出的“中国阳光艺术团成都分团”的演艺人员③张顺福夫妇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
  ①5月14日最后一批离开重庆的战友,离开前在渝通宾馆餐厅合影②前往成都的战友,当晚由成都战友为他们设宴接风并合影留念


投稿微信号:18610741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